技術分析入門教學連載 6 – 用 KD 指標判斷買賣的十大原則

目錄

KD 指標的十個買賣判斷原則:

  1. KD 指標主要適用在「短線」操作
  2. 當 D 線在 80 以上時,資產呈現「超買」狀態,考慮賣出
  3. 當 D 線在 20 以下時,資產呈現「超賣」狀態,考慮買進
  4. 以上兩點的 80、20 都是「統計值」,請視各資產類型的「歷史數據」再次確認
  5. K 線為快線,D 線為慢線。當 K 線由下往上穿過 D 線時;同時 D 值在 20 以下(超賣區),此時為「買進」訊號
  6. 當 K 線由上往下穿過 D 線時;同時 D 值在 80 以上(超買區),此時為「賣出」訊號
  7. K 線的斜率由極正、極負的斜率「趨於平緩」時,暗示趨勢可能反轉
  8. KDJ 指標的 J 線是比 K 線更快的特快線,又稱「方向敏感線」。更適用「劇烈波動」市場的「短線」操作
  9. 當價格趨勢與 KD 指標產生「背離」時(也就是方向不同),暗示價格趨勢可能反轉
  10. KD 因過於敏感,偶爾會有交叉「騙線」,建議搭配交易量 OBV 指標,觀察市場需求情況以提高勝率

技術指標皆可適用在台、美股、加密貨幣。

以下說明背後的機制、用「加密貨幣」作為案例。

KD 指標主要適用在「短線」操作

KD指標,又稱為隨機震盪指標(Stochastic Oscillator),是由 George Lane 在1950 年代發明的技術分析工具。

KD 看似簡單直覺,但不少人不管長線、短線投資,套了就上。

因為 KD 指標的計算公式,是以「收盤價」作為依據。(如何計算,最後有附註說明)

而短線下的「收盤價」的劇烈波動,正好是其強項。

如果用 KD 指標,作為長線投資的依據,你應該會賠錢。

如以下 比特幣 的日線、紅色區域(2023/10 – 2024/04)所示,以中長期來說,價格始終在上升的區段,均線也持續向上。

但是 KD 線已經上下、上下,好幾個週期了。

也就是 D 線說「超買」好幾次,但「事實上」根本沒有超買。

所以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,不建議使用 KD 作為指標判斷。

上面提到超買、超賣,那是什麼呢?

KD 指標判斷超買、超賣區

KD,分別代表著快線 K 線,與慢線 D 線。兩線的數值介於 0~100 之間。

而理論上

  • 當 D 線在 80 以上時,資產呈現超買狀態,考慮賣出。
  • 當 D 線在 20 以下時,資產呈現超賣狀態,考慮買進。

其實不完全正確,必須依市場特性而定。

未經審視的「指標」是不值得使用的

KD 指標發表時,過往的統計顯示 80 以上時超買、20 以下時超賣。

但是在「台股」過往的統計數據不見得如此。

D 線在 90 以上、甚至是 95 時,上漲才開始停止。

同理,D 線在 20 以下,也有同樣的延伸現象。

D 線在 15 以下時,下跌才有減緩。

那該如何審視我的指標呢?

心裡有個判斷基準時(例如看了我的文章,預設 D 線在 95 以上是超買區),

確認一下歷史數據是否「符合」這個依據。

因為台美股、不同產業的股票、甚至加密貨幣,投資人群不同,行為就不同。

以比特幣來說,D 線 75 以上就是超買區了,因市場劇烈波動,行為也不同。

用下圖舉個例子。

此比特幣線圖,KDJ 的藍線是 D 線,大部分 75 分以上,甚至不到就轉向了。

如果你謹守 80 分以上是超買區,你幾乎是等不到的。

好玩的,不同時長(1H、1D 為一根 K 線)的基準也不一定一樣。

所以也需要看你要做的進出場時間,是以小時為單位,還是以天為單位,分析都會不一樣。

*KDJ 是一個進階的指標。新增的 J 是比 K 更快的特快線,但不影響 KD 的以上討論。

KD 指標中的黃金交叉、死亡交叉,也有一些眉角需要注意。

KD 的黃金交叉、死亡交叉、超買區、超賣區

當 K 線由下往上穿過 D 線時,「同時」 D 值在 20 以下(超賣區),此時為買進訊號。

跟 MA 均線的黃金交叉不同,還需要同時滿足在「超賣區」,為什麼呢?

如同之前的說明,KD 指標是在短線上表現傑出、也意味著十分敏感。

有時也許只是一時的「收盤價」抖動,但是與上升趨勢無關,也會造成 KD 指標黃金交叉。

所以同時,符合「超賣區」,是一個更嚴謹的做法。

同理,

當 K 線由上往下穿過 D 線時,「同時」 D 值在 80 以上(超買區),此時為賣出訊號。

不過大家可能交易時會發現,當交叉時,行情已經發生中,是否有更快的判斷方式?

KD 的指標中的斜率

KD 指標中的 K 線,或 KDJ 指標中的 K 線、J 線的斜率,出現漸緩,代表趨勢可能有變化。

因為當趨勢發生的時候,K 線或 J 線的斜率肯定一開始很陡峭,

但是當斜率逐漸趨緩時,代表交易的動量已漸弱。

用下圖舉個例子:

以這個 比特幣 的線圖來說。

當上漲趨勢開始,K 線或 J 線的斜率皆十分陡峭。

但是在出現「死亡交叉」前,斜率都已經趨緩,變為「水平線」。

這就是一個趨勢反轉、或者說上漲趨緩的一個「訊號」。

不一定上漲變成下跌才是趨勢變化,上漲變成「盤整」也是一種改變。

如何處理 KD 的「騙線」?

上面提到,有時 KD 指標過於敏感時,造成「騙線」發生,此時可以輔以其他指標判讀。

綜合指標來說,我最喜歡使用 OBV,MACD 次之。

因為 OBV 就是結合了「價格」、「交易量」的技術指標,可以更清楚市場的需求情況,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我過往的這篇文章:

同樣我們觀察以下 比特幣 的日線、紅色區域(2023/10 – 2024/03)所示:

可以發現相較於 KD 指標,OBV 就是簡單、直覺地緩緩上升,這就是用另一個指標提供視角的好處。

而 2024/03 過後,OBV 就開始持平,而比特幣的價格也確實開始進入到了盤整的階段。

最後補充一下大家可能覺得最頭痛的計算公式,如果好奇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。

KD 指標的計算公式

  1. RSI 值:
    • 今日 RSI 值=(今天收盤價 – 近9天內的最低價) ÷ (近9天內的最高價 – 近9天內的最低價) × 100
    • 今日 RSI 值在 0~100 之間。
    • 代表 9 天內,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價差越大,此值越小。
    • 今天收盤價越高,此值越大。
  2. K 值:
    • 今日 K 值=(2/3) × 昨日 K 值 + (1/3) × 今日 RSV 值
    • 若無前一日的 K 值或 D 值,可以用 50 帶入。
    • 權重來說,昨日 K 值更大。
  3. D 值:
    • 今日 D 值=(2/3) × 昨天 D 值 + (1/3) × 今日 K 值

本文僅做教學使用,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人需了解任何投資皆有其風險

Share the Post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